ヒント箱:張国強先生のコラム
 
2002年1月号
句子的结构与内涵

助词 “” 是中学日语学习中的一个主要语法项目,讲解不当会引起误会,甚至于会影响交际的开展。请看下面的例子。

场面:王英申请签证接受日本外交官的面试
外交官:你去日本的目的是什么?
王 英:上语言学校学习日语,然后准备报考大学。
外交官:日本的生活费用和上大学的费用是很贵的。
王 英:没有关系,我一面学习一面打工。

 

如果王英在表达 “我一面学习一面打工” 时,用日语对外交官这样说: “,日本外交官很可能认为王英赴日本的动机不纯,不给王英发签证。为什么呢?

当日语老师讲 “” 的用法时,往往在黑板上先写下这样的内容:

然后告诉学生:去掉 “” 中的 “” 就形成 “” 的句子,其意思是 “我一面学习一面打工”, “一面……一面……” 是表示并列的句子。

在讲 “” 的用法时,有一个必须要讲清楚的项目,而为数不少的老师都忽略了这个问题。那就是, “” 的前项动作是次要动作,是后项动作的附带状况,后项动作才是主要的动作,是在次要动作的伴随下进行的。所以, “” 的句子中,从句子的结构来看, “” 是次要动作,是主要动作 “” 的修饰语。

王英的 “” 的话语中,会使听者认为王英把 “” 作为赴日本的主要目的,所以很可能拿不到签证。如果王英说 “” 的话,也许可以为顺利得到签证创造条件。

讲句子的结构时,要注意句子的内涵和情感。

张国强
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、日语部部长